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刑事案件被起诉的时候,是需要拥有相关证据证明的,因此,我们可以去了解刑事案件酌定不起诉条件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案件酌定不起诉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适用相对不起诉应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一)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照刑法规定已经构成犯罪,依法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三)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四)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手段、对象、危害后果、动机、目的等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一贯表现等综合考虑,认为犯罪情节轻微。
(五)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二、刑事案件可以不起诉吗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公诉所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依法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处理决定。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后依法做出的处理结果之一,其性质是人民检察院对其认定的不应追究、不需要追究或者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所作的一种诉讼处分。它的法律效力在于不将案件交付人民法院审判,从而在审查起诉阶段终止刑事诉讼。
三、刑事案件要怎样起诉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公安机关、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人民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刑事案件酌定不起诉条件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对于不起诉的条件有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构成事实、犯罪情节轻微等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离婚协议的写法婚前一套房婚后买房子了算是二套房吗足彩外围违法吗合伙协议是合同吗醉驾发生交通事故怎样处罚一般行政复议时间多长黑龙江五常黑土地遭盗挖,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如何处罚寻衅滋事罪立案后还能调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