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抚养权的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2024-07-26 点击:62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夫妻双方离婚之后往往会涉及到子女的抚养权问题,一般抚养权由双方进行协商,那么关于抚养权的法律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关于抚养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抚养费要支付到什么时候
(一)无条件给付期限。从出生到18周岁为止。
(二)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三)有条件的给付期限。一般是指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等情形,父母仍应当负担抚育费。
离婚后抚养费支付方式有几种?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抚养费标准的支付比例倒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而且,就算是当事人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稳定的工作,可是,没有固定的收入并不是亲生父母亲能推脱抚养义务的合法借口。不过,理论上抚养费并不是应该一直支付到孩子读完书,正常情况下从18周岁以后就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了。
三、没结婚证怀孩子了分开了会要付抚养费吗
不管有没有结婚证,亲生父母对子女都有抚养的义务。如果女方拒绝,可以向法院起诉索要孩子的抚养费。没有户口不是问题,当时生孩子时候的病历可以作证,实在不行还可以做亲子鉴定。
你可以以解除同居关系的名义向法院起诉,同时判决孩子的抚养权。这样的话你不但能拿到抚养费,同居期间的财产还能分割一部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关于抚养权的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一般情况下抚养权是按照有利于子女成长等因素进行判决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股票回购注销是利好还是利空
协议离婚是否非要双方同意才能离
工伤能做司法鉴定吗
劳动合同签订后需要备案吗,劳动合同签订后可以更改吗
工厂不让辞职怎么办
交通肇事罪量免于公诉有什么条件
几岁可以选择监护人
关于有全部产权的集资房买卖受法律保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