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终审判决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执行

发布时间:2024-04-27 点击:25
我国的审判制度一般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但是不免有一些人经过再审之后对于相关的判决结果仍然不执行,这样就好无避免的会损害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那么二审终审判决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执行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相关问题。
一、二审终审判决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执行
从被执行人收到的二审判决书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内出现执行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则施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规定计算执行期间。同时,两年的执行期间的起算日系生效的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应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二审判决是生效的终审判决,自被执行人收到二审判决后,如果二审判决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二审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如果二审判决是维持原判等判决,则按一审法院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二、二审不服怎么办
对二审判决不服有三种救济途径: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向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反映。二审指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是多久
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很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过15日未上诉的判决就生效。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这样就会出现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不同,当事人不能同时签收判决书的情况。可这样一来,生效日期究竟按什么时间起算呢?
“法律没有规定,双方送达之日起生效,或者最后一个人送达之日起生效。就是因为没有明文规定,就是出现了一个模糊点。”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说,这起案件因为种种巧合,触到了目前我国法律的一个空白点。
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二审判决作出之日生效;
(二)二审判决宣判之日生效;
(三)二审判决送达之日生效。
那么,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容易引起纠纷。“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时生效做出明确的规定,以避免出现争议。”一般是以判决书的送达之日起生效的。 判决书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二审判决的执行一般由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不执行的,相关的厉害关系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相关的强制执行。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二审终审判决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执行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资料和步骤足够的清晰,假如您对此仍有疑问的话还是建议您到相关律师事务所咨询。


知识产权侵权能够仲裁吗
协议离婚都有哪些程序
交通赔偿协议书可以拿到法院起诉吗
国家什么时候规定学校食堂不准外包
廉租房转公租房合同申请怎么写
合伙财产属于共同共有吗
工商商标侵权如何处罚
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是不是该先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