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遗嘱是被继承人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写一份遗嘱继承给自己的子女或者赠送给相关机构。遗赠和遗嘱之间的继承关系是有区别的,遗赠一般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各种机构、其他公民,遗嘱是会继承给有血缘关系的法定继承人。
一、什么是遗赠遗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而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国家或集体单位。
(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表示放弃的,即视为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即丧失受遗赠权。
二、遗嘱和遗赠哪个效力优先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
(一)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三)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格的。
三、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一)立遗嘱的公民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为受遗赠人。遗嘱是立遗嘱人生前对其遗产所作的处分或对其他身后事务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遗赠是公民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立遗嘱的公民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为受遗赠人。遗赠与遗嘱继承都是通过遗嘱方式处分财产,这两种方式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区别是明显的。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
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2、二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
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
3、权利的接受、行使方式不同。
受遗赠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间(在知道受遗赠的60日)内明确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遗赠;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处理前,明确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才能有效,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4、在遗嘱继承中,遗嘱人可在遗嘱中指定候补继承人,而在遗赠中则不能指定候补的遗赠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什么是遗赠遗嘱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遗赠遗嘱两者的受益人都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法定继承内,一个是法定继承之外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干股协议书范本合同商品房公摊面积一般是百分之多少,商品房公摊面积包含哪些部分交通肇事赔偿规定有哪些行政复议后还可以行政诉讼吗民事纠纷对方拒绝赔偿公司改名可以要求赔偿吗夫妻离婚女方要给抚养费吗赠与合同中哪个是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