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定工伤赔偿的赔偿标准

发布时间:2024-04-20 点击:76
一、如何规定工伤赔偿的赔偿标准
由法律直接规定。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本人工资×25个月,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本人工资×23个月,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本人工资×21个月,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5.五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本人工资×18个月,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6.六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本人工资×16个月,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7.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8.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9.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10.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职工因公致残或因公致死时,能获得工伤保险提供的补偿。因公致残的补偿标准在《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七条中有规定,伤残等级在经过工伤认定后分为十级,十级是最高的伤残等级,具体补偿多少要视伤残的等级而定,一般为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和每月的伤残津贴。获得补偿的前提是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和接受治疗,如果是刻意的拖延病情而且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将会丧失工伤保险的保障资格。
二、工伤赔偿的基数是怎么算的
工伤赔偿基数是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不是按照当地社会最低工资收入计算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三、工伤赔偿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果
工伤协议书书写具体如下:
1.标题;
2.订协议双方的基本信息;
3.正文。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开头是交待签订协议的目的、原因、依据。主体要求就协议有关事宜作出明确的、全面的说明,尤其要着力写好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落款:应写明订协议双方单位的名称,并加盖公章。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写和解协议书时,和解协议书内容符合以下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和解协议书意思表示真实;
3.和解协议书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什么情况可以签订劳务协议,签订劳务协议缴纳社保吗
纠纷案件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工伤鉴定后劳动仲裁的时间可以多长时间
抽逃注册资金罪的废除
股份有限公司登记事项
被公司解雇却签了自愿离职书不能仲裁吗
无证酒驾合并怎么处罚
解聘赔偿金要交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