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100
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还可以采取仲裁、调解等方法。调节后会向双方当事人出具调解协议,那么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履行调解的法律后果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通知其履行后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的执行措施。
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甚至以暴力、威胁方法予以阻碍,人民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刑法规定,可对其罚款、拘留直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拒不履行调解书也能构成拒执罪吗
(一)调解书是经过司法认可的,民事调解书本身和判决书是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尽管调解在一开始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若不愿意接受调解或者对调解的结果不满意,当时就不应该同意,同意之后就不能不履行。
(二)民事调解书只要经过司法认可,就具有和判决书、裁定书、支付令、仲裁判决书等生效法律文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被执行人如果不按照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履行,致使采取强制措施无法执行的,构成拒执罪。
(三)从民事调解的内容看,其承担的任务,解决的问题,对平息诉讼争纷所起的作用均不逊于判决和裁定。民事调解可以解决所有民事判决和裁定可以解决的内容,调解有时比判决裁定所起的作用更大、效果更明显。既然如此,刑法对判决、裁定予以特别保护,对民事调解自然也不应例外。
(四)如果民事调解书不作为拒执罪的适用对象,民事调解书的执行就没有象判决书、裁定书一样的后盾保障,客观上势必造成民事调解书没有实际效力。部分当事人便会以达成调解为手段而逃避执行,进而逃避刑法制裁,这样不仅不利于对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会极大地损害人民法院的威严,损害社会诚信体系。
(五)“拒执罪”全名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我国《刑法》第313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调解书未履行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书到期未履行,当事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到达之后的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调解协议是具备司法效力的,如果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相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不做伤残鉴定可以直接要求赔偿吗
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还能向法院起诉吗
非法拘禁案属于监察委管辖吗
法院司法鉴定时间需要多长时间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起诉离婚要户主的户口本吗
债权人能请求保证人还债吗
起诉离婚后不给抚养费的一般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