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前提。在我国,判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人的年龄,二是自然人的精神状态。自然人依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这一条规定是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擅自购买了贵重物品后,家长要求退货的法律依据。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此外,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要视情况而定:在没有发病时,他们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发病时,如果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了。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二、民事行为能力人按年龄怎样划分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三、民事行为能力划分的作用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的一切民事法律行为均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符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纯获利行为有效,其他民事活动需要法定代理人完成。
如果说经过司法鉴定以后,监护人确实无民事行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申请法院对监护人进行变更。面对这种情况,法院一般会支持变更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在我国主要是按照年龄和精神状态来进行划分的。
总之,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包括年龄和一定的辨别和是否具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口头协议算合同吗商贷转公积金贷款条件刑法中如何规定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既遂量刑标准?婚后赠与房屋算共同财产吗?贪污罪形式有哪些是否必须解除劳动合同提前30天通知新刑事诉讼法的羁押期限具体有多长时间提前还款利息还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