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限届满的直接法律后果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12 点击:76
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要提起诉讼的,往往是会涉及到诉讼时效的,很多时候诉讼时效会届满,那么诉讼时效期限届满的直接法律后果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诉讼时效期限届满的直接法律后果有哪些
诉讼时效又被称为消灭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一种时效制度,一旦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二、诉讼时效期届满是什么意思
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三、诉讼时效届满债权消灭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权人又向债务人发出主张债权的文书,债务人可能签署同意履行债务的意见。这个签署表明当事人双方达成了协议。债务人也可以单方表示履行债务。
债务人表示同意履行债务,是意定法律事实,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使自然之债,成为法律关系之债。
例如,甲对乙的债权在2009年3月1日到期,诉讼时效在2011年3月1日届满。甲在4月1日向乙发出请求履行债务的文书,乙在5月1日签署意见,同意履行债务。则债权债务仍自3月2日(当日计算在内)计算迟延利息。
债务人一方同意履行债务的话,主要有三种选择:第一,同意履行本金、利息;第二,只同意履行本金;第三,同意部分履行,例如100万元债务只同意履行50万元。
债务人在主张债权的文件上的签字,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只是表示收到文件,没有同意履行债务的意思。第二种,表示同意履行债务。第一种当然没有转化自然之债为法律关系之债的效力。
债务人表示同意履行债务,是对债务的重新确认,不是诉讼时效的中断,因为中断在诉讼时效的进行过程中。
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后,不得以重大误解为由进行撤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诉讼时效期限届满的直接法律后果有哪些的相关知识,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会丧失胜诉的权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怎么办
汽车过户费用是买方出还是卖方出
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得到谅解书能判缓期执行吗
醉驾对子女有影响吗
社保缴费凭证在哪里查
合同诈骗罪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非法入宅要立案吗
月薪多少需要交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