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4-03-11 点击:86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解释为国有公司及企业的董事利用职权的优势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获取非法利益应当予以追诉。其具体量刑为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司法解释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司法解释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财产权益以及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业务;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的营业与自己所任职的公司、企业的营业属于同一种类等;
3.主体要件: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有:
1.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两罪在客观方面虽都有利用职务之便的特征,但获取非法利益所采取的客观手段有所不同:本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主要是通过“竞业经营”来获取非法利益;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则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直接“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方式,为他人谋取利益而获取非法利益。
2.犯罪主体有所不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在公司、企业中工作的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这里的公司、企业,包括不同种类或性质的公司、企业,这里的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包括在公司、企业中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本罪的主体只限于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和经理,范围较前者要狭窄得多。


诉讼离婚立案需要多长时间
买房签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仲裁事实劳动关系有时效吗
醉驾后会怎么处理
重庆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条件
小规模增值税专票免税吗
被辞退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