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审限从什么时候起算

发布时间:2025-07-15 点击:5
对于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时限上,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是为了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得到督促,尽早将未结案件处理完毕。那么,民事案件审限从什么时候起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案件审限从什么时候起算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审限规定
一般地说,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在调查取证、传唤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它必然比审理国内民事案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立案到制作判决、宣告判决,很难事先框定一个时间表。
为此,《民事诉讼法》第250条专门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135条、第159条的限制。”这就是说,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第一审涉外民事案件的审结时间可以超过6个月;审理涉外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结时间可以超过3个月。简言之,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不存在时间的限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可以无休止地拖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和两便原则,案件审结时间应力求最短。
三、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延长后可以是十二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案件审限从什么时候起算的相关知识,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企业信用等级证书认证机构
经济犯罪可以调解吗
美国商标注册申请的成功率是多少
遗产偿还债务是怎样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相关的记录
玩忽职守和渎职罪的区别
fcc认证有什么用
公安局办身份证的过年什么时候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