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天天喊着“质量第一”口号的企业,表面上质量部在公司的地位很高,但现实却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甚至有个公司的某部门说:质量部90%的工作,他们都能做!
01、尴尬的现实
一天,工程部的一个同事跑过来拿着PQE给的异常问题分析来质问:“看看你们分析的是什么?你们质量会干什么?”
最后丢下一句“狠话”:质量部门90%的工作,工程部都能做, 工程部90%的事情,质量部做不了 !
我想问,质量部门不做根本原因分析还能做什么?质量部的根本职责是什么?在质量人部落上,有网友这样拿质量部和财务部进行分析比较:
质量部和财务部一样,不创造支出(质量问题),只是在管理支出(质量问题)。(在这里,需要从质量价值角度思考)
财务不会说:你们部门超支了,我来给你们分析为什么。
他们只会说:你们自己控制费用,我给老板汇报你们的控制情况。
质量也应当如此,质量应该做的是告诉老板质量成本都耗费在哪些部门哪些流程。而各个部门都应该有自己的质量职能,为自己工作的质量负责,为下游乃至终端客户的满意度服务。
但中国乃至不少美欧企业,都把各个部门的质量职责踢给质量部,导致质量部不创造质量问题,却负责解决所有质量问题。
真正好的质量文化下,质量部应该和财务一个级别,分析成本里多少是质量成本(硬成本),有多少是丢失利润(软成本),然后把这些支出分配到各个部门的各个账户里,并每个月给出柏拉图,搜集各部门对自己账户的分析和行动项,邀请内部客户验收各部门的结果。
而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成本、质量经理,负责接收、理解质量成本,并修改部门内部流程、设计、产品、实现,并邀请内部客户参与改进和验收成果。不过以上这些都太超前,能看懂其好处就实属不易,更别提buy-in和implement。
想在中国这个质量环境里做这个,还是需要从改变文化入手。
02、放弃抱怨
学会合作
根据克劳士比成熟度模型,当前,很多企业都还在处于不确定期到觉醒期。很多做质量的朋友都在抱怨一个问题,为什么质量一出问题首先找到就是质量部门,事实上很多问题并不出在质量部门。
面对这个问题,只能说,没有办法,谁让部门前面多了质量二字。质量部门就是质量的象征,做质量的人就应该学会合作、放弃抱怨、放弃扯皮。
放弃抱怨:做任何事情,埋怨都不会起到任何正面效果,做质量更是如此。老板不会听到埋怨,出了质量问题就去找生产部门。
所以,做质量工作,第一步就是立马放弃埋怨,从自身做起。
拒绝扯皮:质量最忌讳的就是扯皮,扯皮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那么作为质量人的第一素质就是留下证据,什么证据?很多,比如你是如何把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确定了主要的责任部门,然后让责任部门限期整改的证据,如果没有到时候你就根本没有办法跟人家交涉,只能扯皮!
如果有了证据领导查问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借此机会借力推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逐步地合作表面上会有改善地,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周期和逐步升华的过程。
学会合作:做质量管理的人需要很好的合作态度,不要一开始就强势逼人命令的口气,毕竟你的工作是得到别人的支持和配合。
诚恳的合作态度十分必要,让人家理解你的目的,这个社会就是合作的进步,企业又何尝不是呢?
后语:大量朋友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分享和转发,以示鼓励。积善利他、纯公益性质传播管理知识,长期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坚持需要信仰,专注更显执着,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
ISO9000提交的资料老人生前立的遗嘱能改吗如何申报清洗保洁服务企业资质证书CAP被列为政府采购项目投标加分项起诉离婚时间要多久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如何处罚怎么定性为非法集资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的抗辩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