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招摇撞骗的人随处可见吧,网络上的就不用说了,更是有一些人坐着高位拿着俸禄,还没填招摇撞骗不干人事儿,那么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能判缓吗?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能判缓吗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能判缓的,一般适用缓刑必须同时满足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有悔改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影响。若法定量刑档在三年以上,一般是不会宣告缓刑的,但特殊情况时也有例外。那么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还需要坐牢吗?实际上是不需要的,缓刑不会收监,犯罪行为人依然有人身自由,宣告缓刑,但宣告缓刑对于某些犯罪分子而言,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二、冒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会怎么判刑
假冒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指的是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假冒国家工作人员的身分或职务进行欺骗的行为。
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管理活动,这是区别于诈骗罪的基本特征。本罪主要特征:
(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管理活动,这是区别于诈骗罪的基本特征。
(二)主观上出于故意,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如为了骗取某种职位、政治待遇、荣誉待遇,或者为玩弄妇女而骗取爱情等。不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而冒充的,不构成本罪。
(三)客观上实施了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工作大员冒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三、招摇撞骗的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职务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是指以假冒的身份进行炫耀、欺骗,关键在于“骗”,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国民对国家机关的信赖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综上所诉,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能判缓吗的问题,在我国,虚张声势和欺骗行为阻碍了社会管理秩序的利益。假冒国家工作人员诈骗的行为是否缓刑,要看后果的轻重来判断。如果有不明白的,建议咨询律师。
专利中的人、财、市精益六西格玛的六个经典“对白”内蒙古管理体系认证,内蒙古质量管理体系?非法集资的相关法律法规ISO14001:2015版标准学习与理解(合规性评价等)ISO体系认证都有哪些?三体系一般指什么体系?搞质量管理不能降低成本,那还干什么?2019年全国各省都在开展“贯标”工作,您企业申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