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因为解除合同的一定情形,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定金额的补偿金。对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以及计算方式法律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生病修养,在医疗期结束后用人单位要解除合同的情形,一定要要求支付补偿金。以上就是小编对医疗期结束后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问题的全部解答。
一、医疗期满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二、工伤医疗期满不上班处理方法
工伤医疗期满后不来上班,可以调整岗位,但是不能辞退劳动因为工伤员工本身的特殊性,劳动法对其权益有着特别的保护规定。对于一至六级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应保留劳动关系,除非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五至六级工伤员工严重违纪除外)。
而对于七至十级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只有在以下四种情形才能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一)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不续签;
(二) 工伤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三) 工伤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的情形;
(四) 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关闭、撤销或注销等情形的。
三、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几种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即: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就是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而裁减人员。
以上就是小编对医疗期满经济补偿金的标准问题的相关解答,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在职工的医疗期满后如果想要解除合同,对于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并且按照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支付。
人身损害赔偿十级伤残计算标准ISO 45001与OHSaS 18001之间有什么区别?承租人的基本义务是什么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承包商安全管理中应重点把握哪些“关口”?高新企业认定要求研发费用总额占当年销售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5%清远iso9000认证哪家好?清远iso9001认证哪家好?车间主任和班组长的岗位职责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