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什么样的自由

发布时间:2025-03-18 点击:16
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什么样的自由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7.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8.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9.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10.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1.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三、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是指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对等性(或对应性、同位性或直接统一性)。在任何情况下,权利和义务都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个体自身而言,当一个人主张或者行使某一权利时,意味着负有一定的义务;对于他人而言,某一个体的权利须伴随着他人的义务。


劳动合同应约定什么条款
债务转让后原债务人的责任
以骗婚为目的可以起诉离婚吗
残疾人有多少补助金
空头支票的效力是怎么样的
试用期劳动者如何维权
法定代表人与法人法人代表一样吗,法定代表人职责是什么
合伙投资协议书范本 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