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是对自然人这个主体,能够承担民事责任,以及履行义务的法律资格认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如何宣告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如何宣告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一)对于宣告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需经过特别程序进行处理,由利害关系人进行主张,并提供诊疗记录、精神病对行为能力影响的鉴定结论等证据材料;
(二)监护人的确定,可由相关利害关系人进行商定,或由社区、村委会、居委会、单位指定均可,对指定不服的,可由法院指定。
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的情形
以年龄作为判断行为能力的标准,是一个客观性标准;而人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是一个主观问题。一个人即使超过十八周岁,若患有精神病,则其依然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来判断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公民的权利能力问题,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
(一)被申请宣告人必须是精神病人;
(二)必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三)以法定程序宣告;
(四)必须由法院以判决的形式宣告。宣告或解除宣告一个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都是要式行为。
个人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后,若其经过治疗后病愈,恢复行为能力,但是未经过撤销宣告,则此时其所为行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
三、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鉴于年龄、智力发育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具有的通过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自然人达到成年的时候,不仅能够有意识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且能够理智地判断和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共同生活规则,能够估计到实施某种行为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对自己的影响。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民法典》第20条确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第21条确认,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依据《民法典》第20条以及第21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以上是小编对如何宣告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综上所述,宣告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利害关系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鉴定结论等材料。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持械聚众斗殴未伤人如何量刑签订多份离婚协议以哪份为准交通事故误工费用计算是怎样的劳动仲裁立案需要哪些材料抚恤金申请书模板运输合同是什么意思跟公司签了三年合同提前走要赔钱吗怎样进入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