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行为如何认定
1.家暴具有伤害行为。也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其他家庭成员实施了侵害其人身、精神等方面的行为。比如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
2.伤害达到一定的程度。家庭暴力行为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侵害后果,侵害对象不光光是受害人自己,也包括其他近亲属,比如父母、孩子等。家暴,不仅对受害者和其他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伤害和威胁,也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对子女的身心产生严重的伤害。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家暴的环境中,目睹家暴,就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可能会变得胆小内向,不喜欢说话,或是开始变得逃避家庭,性格孤僻。
3.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必须是由对方家暴行为导致的。如果受害人的身体损害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那么是不能认定为是家庭暴力的。
二、家暴起诉离婚要什么证据
1.证人证言。如说小区的保安、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
2.报警记录。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那里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3.验伤报告。
4.如果曾向居民委员会或者是村民委员会反映过这种问题,这有关机构也可以出具书证。
5.如果受害人和施暴者之间发生纠纷时,曾有过通话录音,那么这个通话录音也可以作为附着的证据,或者是双方在谈到协议离婚或者是赔偿事项时,对方在谈论当中对施暴的行为并不否认的也可以做通话录音。
6.悔过书。
三、遏制家庭暴力的方法
1.反家庭暴力的重点在于及时制止和强制处罚
建议立法可以根据报案的次数,对施暴人进行相应的制裁。公安机关担负者对家庭暴力司法控制的主要职能。第一次接到报案,把轻微施暴者传唤到公安机关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报案,把轻微施暴者传唤到公安机关进行批评教育并经济处罚;三次以上报案,不论轻重把施暴者传唤到公安机关进行罚款或拘留。如此制裁,使施暴者名誉扫地、经济受损、人身受限制,产生心理畏惧,方可打击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反家庭暴力的重点在于及时制止和强制处罚。家庭暴力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时,很多受害人报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制止家庭暴力,使施暴者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而不是希望施暴人接受现实的严厉的刑罚处罚或者解散家庭。反家庭暴力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2.建议完善立法以及国家的司法部门救助
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对家庭暴力施暴者进行及时、有力的制止和惩罚,对受害人进行司法救助,从而有效缓解家庭暴力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
避免家庭暴力的升级比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处罚还具有现实的意义,更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3.成立家庭暴力法律救助中心
针对很多受害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后经济困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和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问题,建议政府成立家庭暴力法律救助中心,进行社会救济、伤残鉴定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妇女合法的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条件?物业一般几点午休公司歇业不注销会怎么样起诉父亲未尽抚养义务需要哪些证据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哪些情况夫妻共同债务最新认定标准解读女方出轨离婚怎样判财产抢劫出租车司机1000元定什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