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程序

发布时间:2025-03-07 点击:12
在一些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可能一些犯罪嫌疑人属于精神病人,那么对于这类人群也是需要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这样才能确定承担的责任是怎样的,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程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程序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
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对象
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三、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内容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1、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2、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
3、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
4、是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5、是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态,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程序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关于精神病人是比较特殊的,因此经过确认之后,是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多少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会吊销驾驶证吗
异地公积金贷款借款合同什么时候能下来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是否封存
员工下班后发生意外是否属于工伤
违章代码1039x扣分吗
出国要带什么
个体户属于什么职业
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