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庭立案后的流程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48
在法院判决的民事案件中,往往会存在被执行一方拖延或是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此时,当事人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执行立案是有程序的,那执行庭立案后的流程是怎样的?以下由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执行庭立案后的流程
执行庭在受理执行申请之后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在立案之后应在10日内发出执行通知。执行通知中除应责令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外,还应通知其承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的迟延履行利息或者迟延履行金。
二、法院强制执行期限一般是多久
(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少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应该向哪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呢
1、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三、什么是执行庭
执行庭是法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行为即是代表法院进行,所以如果说是法院对判决行进行强制执行,那么只能是执行庭来作出。但是这个组织机构存在的合法性是有问题的,因为法院不是执行机关而是审判机关,只适用法律。当然广义的法律执行也包括法律适用,但这里强调的是狭义的执行,以区别于审判活动。既然法院不执行法律,那么法院作出的作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判决肯定也不能由法院执行了,因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与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法律、法规)在性质上都是法。鉴于此,便将执行庭从法院中独立出来成立执行局专门负责强制执行法院判决。从性质上说,执行局应该属于行政机关。
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有关于执行庭立案后的流程的有关知识,根据上文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执行立案的程序:申请执行期限-执行立案条件-法院受理与执行等。相信很多人都对执行庭立案后的流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还有别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律师。


药店不配合药师离职怎么办
成都公租房的申请条件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手续是什么
居间人能否代为签订合同
公司法人的车辆如何过户到公司名下
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书
个人征信记录证明在哪里开
购买房产时怎样聘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