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时怎么解除合同
合同不履行,经过催告在合理期限内对方当事人仍旧不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的,此种情形属于可以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并以合理方式通知对方当事人,当对方收到通知时,合同解除。
二、解除合同的情形
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有,具体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
1.合同关系消灭;
2.合同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如针对权益受到侵害的部分赔偿损失或采取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的其他补救措施;
3.一方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刑事案件申诉期限最新规定网站拒删“差评”帖,是否构成侵权?如何变更抚养关系按揭房屋能抵押贷款吗三年合同离职怎么赔偿多少交通事故处理理赔流程是什么农村征地补偿款如何分配的侵权案件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