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不同的年龄阶段承担不同的责任,也会有不一样的权利与义务。那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程序是什么?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是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程序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关于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监护人的责任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综上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其自身条件受限而不能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如果出现侵犯他人权利或利益的现象时,也有可能成为民事被告人。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由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关键在于民事主体能否辨认自己行为以及年龄大小相应的智力水平。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做的民事行为,都是无效的,需要法定代理人进行追认。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程序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如何避免试用期被滥用中标后如何废标工作中手指受伤算不算工伤综合工时制国家是怎么规定的办案警察说的刑期准吗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时间的规定怎么报销工伤保险在哪些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