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和死缓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8-31 点击:59
缓刑是我国刑事法律规范的一项制度,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在缓刑期间暂不收监处理,死刑犯也可以缓刑,但是需要集中收监。那么缓刑和死缓的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缓刑和死缓的区别
(一)适用前提不同。
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二)执法方法不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三)考验期限不同。
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四)法律后果不同。
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缓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简称,死缓不是独立刑种,而是运用死刑的执行制度。
二、死刑缓刑用坐牢吗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刑法中的死刑是最严重的刑罚处罚。
那么涉及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则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
其执行机关是监狱。
死刑缓期执行是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给其一个悔罪自新,重新做人这么一个机会。设立了死刑缓期执行这样的制度。
死刑缓期执行,缓刑期届满后,会依法调整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需在监狱继续服刑。
三、死刑缓刑是什么意思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多数国家都有将死刑减为徒刑的司法程序,但都需要在判决之后按照个案情况(例如因法庭推翻原判、或者狱中表现良好)决定。死缓则是在量刑的时候就与立即执行的死刑区分开来。我国《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缓是我国独创的刑罚执行制度,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归属于死刑的执行制度。一般来说,死刑者基本上没有立即执行的,大多数都给予了缓期执行。
综上所述,对于死刑犯的缓刑与有期徒刑的缓刑的执行方式是不同的,死缓也需要被集中收监处理。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缓刑和死缓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强奸罪量刑新规定有哪些
可以先办理公积金贷款再交契税吗
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违法停车逾期不交是否有滞纳金
判处限制减刑情形有哪些
追回以前的抚养费诉讼时效是多久
未离婚,男方假借外债,配偶需要一起承担吗
开车撞到树上要报警吗交通事故处理流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