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法律效力的规定包括合同解除后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因违约而解除合同的,解除权人有权利要求违约方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解除合同情形包括当事人协商解除等。
一、解除合同法律效力的规定
解除合同法律效力的规定如下:
1.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2.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3.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解除合同情形是什么
解除合同情形有:
1.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7.其他情形。
三、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有以下解决措施:
1.恢复原状
2.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措施
3.赔偿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个人与个人签劳动合同合法吗交通事故怎样评定伤残等级公司违法开除员工怎么赔偿借条逾期不还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寻衅滋事罪拘役要多久减刑假释审理程序合同不能履行如何主张违约金找律师打离婚官司多长时间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