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签订合同的平等主体在签订了对应的合同后,一定都十分厂希望对方能够按时支付和履行,对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进行履行,那么合同中迟延履行的分类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中迟延履行的分类
(一)给付迟延
限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能够履行而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履行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
1、须有合法债务存在;
2、履行须可能;
3、未按期履行;
4、迟延履行无正当理由。
(二)受领迟延
即债权人在债务人于履行期内履行时无正当理由未能及时接受债务履行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
1、须有合法债权存在;
2、债务人已按期做出实际履行,且履行适当;
3、债权人未按期接受履行;
4、债权人迟延受领无正当理由。
二、合同关系中迟延履行会构成根本违约吗
并不是所有的迟延履行都会发生根本违约。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有以下情况即使迟延履行也不会构成根本违约。第一种情况、因一方需求变更、工作量增加导致另一方不能按时履行合同的,不视为根本违约。第二种情况、合同双方均迟延履行,且合同履行过程中无异议,合同履行期限相应顺延的。第三种情况、双方以实际行动变更了合同履行期限内容,但对变更后的履行期限没有再行约定,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出必要的准备时间。第四种情况、一方对合同履行期限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合同中列明,或者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告知对方,否则迟延履行不能构成根本违约。
三、合同迟延履行的意思
迟延履行是指正于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限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能够履行而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履行的行为。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偿付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若迟延给付造成债权人丧失履行利益的,债权人可依规定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对在迟延期间因不可抗力造成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债务人依法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并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负责。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若债务人能够证明即使其不迟延给付也会发生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则可免责;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情况,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
合同有时也会迟延履行的情况,比如因能履行而未履行的行为,存在了合法债务,而且也有可以履行的可能。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中迟延履行的分类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刑事诉讼当中的当事人有哪些熔喷布倒卖犯法吗?什么情况可以提高子女抚养费呢结婚后房产证加名字需要什么手续倒车致人死亡会判什么罪工程欠钱怎样解决代位继承具备的条件都有什么第一次起诉离婚会判决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