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办理

发布时间:2024-07-30 点击:64
一、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办理
劳动合同违约,在一方出现劳动合同的违约情形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违约金,造成损失的,应当进行赔偿。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劳动者违反协议规定的,不得约定违约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劳动合同的违约情形有哪些
1.企业违约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报;
(4)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6)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
(7)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企业违约,应根据具体情形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等)。
2.劳动者违约
(1)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
劳动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个人劳动合同违约金标准是多少
劳动合同违约金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达成合意确定,违约金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导致的实际损失的30%。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借条应当怎么写才合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保证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条款是怎样的
试用期是不是属于履行劳动合同
安检部门对工地事故可以怎样处罚
超市东西过期的怎么赔偿
法定代表人变更前后的法律责任
农村租赁土地使用纠纷注意事项是什么
合同中甲方和乙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