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多长时间内可以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起诉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如何处理医疗纠纷问题
处理医疗纠纷问题的方式是: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三、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规定
1.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报告医疗事故;
2.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疗纠纷组织进行鉴定;
3.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起诉离婚一方不到庭该怎么办争取小孩抚养权的书状怎么写刑事案件一定会公诉吗民法典违约金的法律规定股东退出要本人到场吗?服刑人员还有退休工资吗融资担保是什么意思违法运营行政处罚后多久可以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