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事故怎样处理

发布时间:2024-07-13 点击:62
发生工伤事故的处理方式有,应当先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之后进行工伤认定后,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提起相应的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待伤情稳定后在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等。
一、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处理
发生工伤事故的处理方式如下:
1.先送往医院治疗;
2.进行工伤认定;
3.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4.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5.依据鉴定等级依法获得赔偿。
二、发生工伤事故单位不管怎么办
发生工伤单位不管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三、发生工伤事故单位应该承担哪些费用
发生工伤事故,单位应该承担以下费用: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7.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8.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9.劳动能力鉴定费。


婚后男方出钱买的房子离婚咋分
男方不能主动提出离婚怎么办
二手房买卖时间需要多久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罪辩护词
非法集资怎么才能减刑?
行政诉讼二审开庭多长时间
盗窃前科能工作吗
集资诈骗罪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