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资质造假的后果

发布时间:2024-07-02 点击:21
投标资质造假的后果
投标资质造假的后果是:评标委员会可以判定投标人其投标或中标无效。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司法机关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投标资质造假的后果的法律依据
《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第五十四条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有前款所列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财产著作权有哪些权利
起诉离婚时对方不出庭法院会判离吗
深圳一胎准生证怎么办理
怎么去劳动局告人
三年前的离婚协议书还能用吗?
期房的房产证什么时候办理
最高院关于房屋买卖合同一房二卖怎样规定
打架法院起诉流程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