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监护人要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2024-05-28 点击:83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往往是需要监护人进行监护的,一般当事人的监护人是其父母,那么合法监护人要什么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法监护人要什么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指定监护人适用于两种情况:遗属指定监护和监护争议时的指定。
(一)遗嘱指定监护时要符合的条件:
1、只能是被监护人的父母,并且该父母正担任着监护人;
2、通过遗嘱的方式指定。
(二)监护争议时的指定要符合的条件:
1、对监护人的确定要有争议发生;
2、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3、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4、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二、合法监护人的范围有哪些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三、怎样申请监护人才算是合法的
必须经过有关组织予以指定。对于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于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院确定监护人要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二十七条来进行确定指定监护人的顺序。
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还应当在接到有关组织关于指定监护的通知(书面或口头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法监护人要什么条件的相关知识,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而且根据法律的程序来进行监护人的确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财产有纠纷能先判离婚吗
出售假币罪处罚标准?
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代扣代缴的费用有哪些
二婚是否有权分婚前财产
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夫妻离婚私下协议书有效吗
拒执罪在什么地方立案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