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采用什么形式

发布时间:2024-05-15 点击:64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很多时候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那么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采用什么形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采用什么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一规定明确了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采取的方式为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和劳动者岗位需求的变化,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不可避免。在劳动合同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有的用人单位就利用劳动合同的变更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用人单位在变更劳动合同时,仅仅是口头上讲一下,而不在劳动合同文本上进行修改;或是虽然变更了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不把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劳动者自己保管,而是由用人单位集中保管。有的用人单位就借劳动者没有合同文本和没有保管劳动合同文本之机,擅自改动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款。直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才发现用人单位作了手脚,侵害了其权益。这时,即使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也大多是以劳动合同的文本为依据进行仲裁和判决,最终的结果是劳动者权益受侵害却不能得到维护。
二、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这就是说:
(一)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当然也可以协商变更;对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只要是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达成的,都可以经协商一致予以变更。
(二)对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应当采取自愿协商的方式,不允许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经协商单方变更劳动合同。一当事人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任意改变合同内容的,在法律上是无效行为,变更后的内容对另一方没有约束力,而且这种擅自改变合同的做法也是一种违约行为。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只是对原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作修改、补充或者删减,而不是对合同内容的全部变更。对劳动合同所要变更的部分内容,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后,必须达成一致的意见。如果在协商过程中,有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所要变更的内容,则就该部分内容的合同变更就不能成立,原有的合同就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四)在变更过程中必须遵循与订立劳动合同时同样的原则,即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劳动合同模板
劳动合同模板:首先应当写明用人单位的名称和劳动者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其次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最后应当写明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采用什么形式的相关内容,劳动合同变更的方式包括协议变更和法定变更,前者需要建立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后者需要出现法定情形才可以变更。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劳动辞退经济补偿计算的规定是什么
法院会调解第二次起诉离婚吗
注销户口需要本人去吗
哪些情况下,股权转让后的法律责任需要原股东承担
会议记录怎么写
如何获取人身损害赔偿
合同到期未及时退款是否属于诈骗
子女的债务父母要还吗